朱汉民教授做客“明达讲堂”第五讲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9-05-01浏览次数:220

416日晚,我“明达讲堂”邀请到湖南大学朱汉民教授为师生作题为“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”学术报告。本次学术活动是我所庆祝学校“高等教育60周年暨办学102周年”校庆系列活动之一。

     图片1.png

朱教授以当今人类精神缺失为切入口进行剖析。首先,明确无论是在文化传统、社会基础,还是在现实需要方面,中国都应复兴“士大夫精神”。随后,他分析了中国士大夫与西方贵族两者间的区别与共同点。指出士大夫是拥有知识改变命运精神的、流动性最强的社会群体。其精神可概括为四方面:一是士志于道,强调追求忠恕之道和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;二是率性自由,是从“匹夫抗愤,处士横议”向个体人格的转变;三是圣贤气象,指出既要做到心忧天下,又要孔颜乐处;四是圣贤兼豪杰,学习圣人豪杰的才能,做到兼具豪杰气质的儒生。

    

朱教授的报告阐明了士大夫精神对当今中国仍意义非凡,当代青年应从承担社会责任、追求人格自由、追求理想、关怀现实等方面践行士大夫精神。同时对弘扬“君子之风”建设,促进学所师生课题研究等方面皆起到了促进作用。